光荣国际教育机构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幼儿园学习环境评比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能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的个性。一个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立体的,多方位、多层次的。为了凸显环境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让环境会说话、让环境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发展”, 10月11日我们 围绕“主题墙创设、整体环境及区域创设”开展了班级学习环境创设评比活动。
本次评比内容包括主题墙布置、区域环境、区域材料和生活环节流程图等。通过评比不仅给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互相探讨的平台也让她们真正体会了墙饰与课程、教学、幼儿以及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为幼儿园的共同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全体教师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时刻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因此,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为此各班教师积极从幼儿角度出发让幼儿参与布置实现了环境与孩子们“对话”促进了他们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展现了 “以幼儿为本”思想指导下运用于环境创设中的独特用意将环境与教育紧紧融合。教师们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发动家长参与协助收集材料有效丰富了环境内容。
在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各班级的主题环境、区域环境、美术作品墙、生活环节流程图等都构建得非常丰富,教室、走廊等环境焕然一新。感叹于老师们对工作的满腔热情,佩服于老师的心灵手巧。在观摩评比活动中,每到一个班,都会听到本班教师绘声绘色的介绍,大家边听边思考、边交流、边学习,互相吸纳各自的优点,指出彼此的不足,每个班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思想的火花在瞬间碰撞,使得此次活动的意义更是远远超出了评比本身。
同时,通过本次评比,让我对环境创设又有了新的思考:
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仅要体现主题活动内容,对创设的墙饰更要蕴含其教育价值;环境应具可变性,要随主题的变化而做适时的调整,同时,不仅在形式上要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即教师与幼儿共同设计完成,教师完成大的框架,幼儿参与其中的制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孩子留有空白,给孩子创作想象的空间,这样,在增强互动的同时幼儿的能力也得到发展,另外,在展现与主题配套的挂饰和作品时要注意所用材料的风格统一,因为统一格调给人以和谐之美,避免出现不伦不类。
各活动区设置要合理,区域材料不仅要体现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特点,而且还要体现区域材料的丰富与新颖,可供幼儿操作;在投放材料上,教师要充分考虑活动的用途,要设想好投放物的各种玩法,以及活动对孩子的发展等。
作为环境创设的一部分,各班的家园栏是宣传幼儿教育的一个媒介,更是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效窗口,图文并茂的宣传内容更能让家长更多地参与班级工作,配合老师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所以不仅张贴内容要多样化,而且要随主题、季节等变化进行定期更换、增添。
低墙面的布置更要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在展示孩子作品时教师要对作品进行一些修饰和包装,让孩子对自己的作品感到成功与自豪,增强他们的艺术审美感。同时,对幼儿的作品要及时更换,以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展现自我的乐观态度和信心。
我们还认识到: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而是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和社区资源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与之产生互动的墙面环境。因此,科学地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在日常教学中至关重要的。
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与幼儿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进一步凸现幼儿、家长、教师三位一体、共同参与环境创设的喜人景象,使教育教学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效的教育整体。让幼儿能够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次活动圆满完成,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老师们能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站在孩子的角度、从孩子的视角区角环境进行一次全面、理性、专业的审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认识,切实为孩子创设一个有效的支持性环境,让幼儿园真正成为促进孩子发展的世界,使环境的价值真正体现在儿童的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