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绘本遇上戏剧
2017-10-09
绘本,是用图画为主来讲故事的媒体,它能使尚不能通过文字来阅读的幼儿,通过图像、文字以及成人的语言,以半了解、半幻想的方式去认识及创造身处和心中的世界。
戏剧,是表演者运用肢体、表情、声音、语言、画面,并综合以上的各种元素去表达的活动。
当绘本遇上戏剧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非常有幸我们邀请到台东儿童文学研究所硕士、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系学士李明华教授为我们做“当绘本遇上戏剧”专题培训。
游戏能舒缓培训期的学习压力,让学习感觉更轻松,同时快速打破老师间的害羞心理,心门打开,能使他们更快接受培训,进入培训角色,保证培训质量。第一天李教授通过老师亲身的体验游戏,让我们了解到戏剧的六要素,舞台区位的分配,以及教会老师们结合戏剧的六要素将园本的绘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了改编与呈现。
同时,7号一天的培训,也让我们认识到儿童剧以儿童为观众,重视的是艺术成果,目的是感染观众,是一种结果本位的剧场表演。儿童戏剧活动则以儿童为参与者,重视的是排练过程中参与者的成长、教育的贡献,是以过程为主的教育行动。儿童戏剧活动的教育功能,在于参加者在活动过程中一步步获得自我肯定,学会合作合群,消除生活恐惧,了解世界,掌握未来角色,增加对阅读与艺术的兴趣。
体验式培训是有力量、有效且具影响力的培训方式。这如同学游泳、学脚踏车,因为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8号的培训,李教授带着我们的老师一起玩转戏剧。先是让老师们一起做回小朋友,体验我们的教育戏剧与创造性戏剧。通过亲身的体验,我们了解到戏剧不一定需要舞台,戏剧本身就是很好的成长学习活动。
下午,我们的老师自己做了一回演员,各园利用画面定格和表演的形式精心的排练着自己的戏剧。
虽然,两天的培训已经结束了,但李教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场培训,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她让我们重新认识及了解了幼儿园戏剧教育。
如果我们期望幼儿参与可以达到儿童剧水平的表演,即对艺术成果及绘本主题的精彩呈现,就需要幼儿在台位、台词、演唱、演技(真实、情感、专注等)、哲理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拥有高超水平。而且,主领的老师还要对他们进行长期的演技训练。当然,参与主领及策划的老师亦要在编剧、作曲、布景、服饰、音响、灯光、电子效果等方面有充足的精力投放和专业水平。
倘若我们重视的是幼儿在参与戏剧活动过程中的发展与成长,主领的老师就要有能力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戏剧游戏、戏剧扮演活动、参与式的舞台工艺及精密的教育戏剧策略,使所有参与者可以通过排练活动,在没有负面压力的情况下完成表演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知识、技能、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成长。对儿童戏剧活动来说,拥有丰富的带领孩子进行戏剧活动经验的老师,是成败的核心。
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幼儿园戏剧活动,这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教师是一个有心人、是介入者,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创造有利条件来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