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彩一刻

联系光荣国际

绘本阅读与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光荣国际教育机构校监:马光荣


        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对于婴幼儿来讲是他们学习的对象,同时也是他们认知和交流的工具。通过语言,他们接受信息和表达信息,可以用耳朵听,用眼睛阅读,用嘴巴说话,用手写字,用身体表现。此外,语言还是一种重要的心智能力。因此,早期阅读已成为幼教界研究的课题。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早期阅读主要指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一种前阅读准备。包括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对书面语言学习的敏感性,掌握一定的前阅读和前书写的准备技能等。

        绘本,英文称为Picture book ,指的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它以画为主,字少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主题清晰,画面唯美,非常符合儿童早期阅读。一本好的绘本(图画书),可以让不认识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因此,儿童的早期阅读离不开图画书,儿童的阅读是从阅读图画故事书开始的。

        一、家长在选择绘本读物时存在的误区

        心理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图像相对于文字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长久以来人们对早期阅读一直存在认识误区,普遍更看重知识灌输。有的家长对如何正确选择儿童绘本有误区,他们盲目的认为书中字多画少的比字少画多的书好,学到的东西多。认为只要看懂故事书中文字的内容与意思,会把故事内容复述出来就达到目的了。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幼儿阅读应该先从画多字少的图书开始入手,这样更能激起幼儿的兴趣。作为教师、家长,我们应认真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学习如何正确引导幼儿选择图书,更好的引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例如:在书城幼儿读物阅览区,一个5、6岁的大眼睛男孩子和他的母亲在一起选购图书。男孩子看到一本《100层楼的家》时,高兴地说:“妈妈,我想买这本书!”妈妈拿着书,翻看了一下说:“孩子,这本书的字太少了,你看……”说着,拿起一本以文字为主带有少量插图的书,说:“这本书才适合你,里面字又多,买这个才对你有用。”男孩子很无奈的眼神看着妈妈,却见妈妈拿着那本书已去结帐了。可想而知,回家后,那本书一直静静的躺在角落里,孩子从不翻阅,妈妈担心地说:“这个孩子真不爱读书呀!哎……” 

        二、了解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幼儿早期阅读与成人阅读有很大不同。
        1、心理发展水平不同
        幼儿与成人相比,与阅读相关的心理水平呈现这样一特点,从语言能力来说尚未有或者刚掌握口语、词汇量不够丰富不能理解复杂的句式,不理解复杂的语言表达;从思维方式来讲,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从理解能力来讲,分析综合跟概括能力较低,认识事物具体形象、理解事物的表面性特点突出,而成人则相反。因此,成人要清楚的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才能因势利导,在材料的选择上,在阅读环境的创设上,以及在指导的策略上,做到有的放矢。

        2、阅读的内容不同
        成人阅读是以文字为主,而幼儿不认识或很少认识文字,阅读以图象为主。图文并茂的图书,把幼儿带进一个文学世界,它以图画符号(含绘画、照片、图表)来叙述故事。例如:幼儿拿自己的绘画作品、相片、图片、收集的标本,网上下载的图片资料,PPT、录像等都可以作为幼儿绘画的语言。因此,绘本中的图画与文字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它们可以共创一个幼儿阅读的世界。


           3、阅读方试不同
        幼儿阅读与其它的活动密切结合的,如:边读边玩,边读边操作,边读边进行美工制作,边讲边进行表演等。它使幼儿在阅读中获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发展。而成人的阅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阅读方式比较单一。


         三、 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


        从内容上来看,必须是具有趣味性、语言美、有教育意义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特征的。我们在选择绘本时,应该选择书的内容具有趣味性、语言美、有教育意义,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他们心理特征的。这样的书有助于引起幼儿的兴趣,能使幼儿能认真的看完这本书。有教育意义的书能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能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学到新的、好的、有意义的东西。幼儿会无意中对绘本中的情节、人物进行模仿。
        对于0-3岁的婴幼儿来讲,她们的年龄较小,对图画书感兴趣,对生活周边的事想要去了解。因此,选择书时,可以选一些色彩鲜艳的、图文并茂,故事内容简单、主体突出、贴近生活的绘本。以这样的方式去选择,幼儿能够指认画面上的物体,便有了阅读的兴趣。例如:体验探究式主题课程中小班的绘本《彩虹糖》,糖果对幼儿是很有诱惑力的,在孩子的生活中是经常接触到的,也是他们非常喜欢的。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体验探究学习、获得各种知识经验,更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关爱是多么甜蜜与美好的。
      


        当然,3岁年龄适合的书籍还有《我上幼儿园》、《吧嗒》、《小酷和小马》、《我要便便》、《我的妹妹是个跟屁虫》等。

        3-6岁的幼儿通过有了一定的阅读兴趣后,形成了一些阅读图书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观察画面的内容了,他们会根据画面所提供的线索,去进行简单的表达,而且喜欢一些幻想故事、充满想象、情感丰富的故事绘本。在选择绘本上,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因为不同年龄的孩子,生长发育与智力发展都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除了参与一些推荐书目是按年龄进行分级推荐外,更重要的是参照孩子的兴趣爱好,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绘本进行阅读。例如:《小猪的房子》、《两个朋友》、《神奇的小镇》、《爸爸的吻》、《奇妙的尾巴》、《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等。


        四、正确指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


       1、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一是成人可根据情况,利用节假日和一些休息时间多带幼儿去书店或图书馆转转,告诉孩子书的种类很多,读书可以使我们更聪明,书里面可以找到我们许多不知道的问题,从而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二是成人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有趣、轻松自主的阅读环境。如创设一个安静、舒适、温馨空间,铺上小地垫,地垫上有松软的靠垫,图书摆放一定放在幼儿可伸手取放的书架或其它地方,让幼儿尽情地在里面阅读,享受阅读的快乐。

        2、引导幼儿学会读图
        绘本不仅画面精美,而且内涵丰富,能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家长往往习惯于指着文字阅读,这是绘本阅读的一个误区,因为绘本里的图画不单是用来欣赏的,还是另一种语言和表达方式,让幼儿从小掌握绘画语言,就要从绘本中养成阅读图画,通过图画来理解故事,表达故事的习惯。同时也培养幼儿观察力、理解与想象力。家长要在阅读画面的基础之上再来阅读文字。这种学习的过程,不仅培养幼儿阅读图画的能力,更重要也是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等。



        3、父母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的榜样尤为重要。有研究发现成人阅读活动的模式对儿童阅读影响很大。空闲时间读书、读报和杂志的父母很可能使孩子对文字感兴趣。因为年幼的儿童想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看见自己所羡慕人的所作所为,会视为榜样去模仿。如果父母自己都不爱看书,却要求孩子看书,是难以达到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目标的。因此,家长要从情感和行为上影响孩子积极从事阅读活动。

        4、和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好时光,孩子阅读能力的发展需要成人的温馨陪伴
        父母应该学会与孩子一起阅读,可以和孩子一起讲读绘本,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讲,家长在一旁听,也可以让幼儿看着图画故事书,听我们为他讲故事,加强幼儿对图画故事书阅读的兴趣。

        5、给孩子足够的鼓励,并和他分享阅读后的感受

        俗话说,只有乐在其中,才能其乐无穷。因此家长努力营造阅读的氛围,让孩子对阅读有一种快乐感、亲近感、庄严感、神圣感,要准备足够的鼓励和掌声。当幼儿用自然的语调夸张的神情,讲述绘本故事时,我们应认真关注幼儿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或同幼儿分享阅读后的感受,让孩子在活动中自始自终充满快乐,获得阅读的成就与乐趣。



    6、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


        (1)教会幼儿看书的方法
        ①认识书名。首先要向幼儿介绍书名,可让幼儿指字、认读,家长可以从封面、内容入手,并联系幼儿实际经验展开一系列话题。如:《小猪的房子》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呢?
        ②了解书的结构。引导幼儿知道书有封面、封底、扉页、书名、作者,每页书上有页码等构成。
        ③学习拿书、翻书的方法。幼儿刚开始看书时,往往不会按顺序翻页,顺手乱翻,翻到哪里就看到哪里。这时,家长就要耐心地教幼儿学会从封面开始,由前往后一页页地按顺序向后翻。知道看书时,爱护图书,轻拿轻放,不撕书、不折书,姿势正确地阅读图书,双脚放平,身体坐正,眼距一尺,学习拿书、翻书、看书的基本方法,用手从前往后翻,每页从左向右看、自上而下的顺序观察画面与文字。


     


        (2)引导幼儿学会分析、理解阅读内容
        ①帮助幼儿理解图书的内容。幼儿看书的特点是速度快,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不到两分钟从头翻到尾,就说看完了,马上又想去书架上换。让他们讲书里的故事内容,却往往一句也讲不出。这时,家长可先把书中内容讲一遍,使幼儿对书中的内容、角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让幼儿看书。通过这种方法我发现,凡是老师介绍推荐过的绘本,幼儿都争着看,而且边看边自己讲。这说明幼儿刚开始阅读时,经验不足,有了教师对故事情节大概讲述,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因此,他们会想更深入理解故事。只有理解了才能产生兴趣。

        ②让幼儿养成读图的习惯,深入分析画面从而理解故事的内容。幼儿天生好奇、好动,他们在刚拿到一书绘本时,只是粗略翻翻看看,当他们有了一定阅读方法、养成了读图的习惯时,他们往往会沉浸于故事里,会乐此不彼。因此,家长需要有耐心引导幼儿学会读图。一起分析画面的内容,这幅图画中有谁?在哪?他们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在说着什么?……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每幅图画的内容,发现图画里的秘密,注重图画细节的观察真正读懂图画蕴涵的意义,画面的细节往往和故事情节紧密相连。例如:《小猪不会飞》中小猪想学长颈鹿的样子,所以摇摇晃晃踩着高跷,却在遇见斑马后跌了个跤。中间页面右下角黑白条纹的小动物形成一种细节的趣味,暗示小猪接下来想学斑马的行动。在下一页中,小猪果然想变成斑马,而大象嘲笑小猪不过是一只有着黑白条纹的猪。作者刻意在耳后留下未涂上条纹的小细节,说明小猪看不到自己的本质,没有意识到即使外表改变了,本质却还依然没变。如果能发现作者安排的小细节,就能领会到作者的意图。
        绘本阅读为幼儿早期阅读提供一个有主题、真实生动的语言运用情境,作为家长、教师,充分认识到早期阅读对“人”终身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从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为其终身学习提供动力与基础。在绘本阅读与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的道路上,需要家长与教师不断研究与探索,为孩子开启人生的智慧之门,寻找金钥匙。